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宁夏日报周刊 -> 思想周刊
在“补短板”上下功夫
2019-08-06 06:59:23   
2019-08-06 06:59:23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  在我区一些地方采访,常听到一个词:一二三产业融合。说到第三产业,一个方向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。对我区而言,特别是与发达省市对比来看,现代服务业并不是我们的强项,甚至称得上“弱板”。

  但是,差距中蕴藏着潜力,正是因此,充分认识和发挥服务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,成为各个地方“发力”之处。事实上,我区经济发展不只要在服务业上下功夫,还有不少明显的“短板”需要补。

  关于补短板,最为人熟知的是“木桶原理”。如果短板补不齐,“长板”的优势也发挥不出来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补短板。

  补短板,得要知道短板在哪儿。实事求是地说,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禀赋和特色,相应地会有短处和不足。我区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,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不足,民生保障、公共服务、生态环境、农村环境、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明显短板还不少,特别是脱贫攻坚,更是“短板中的短板”。我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,是与东部发达省市有不小差距的小康社会,这个差距,说到底是发展不足、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。

  补短板,得知道短板该咋补。对我区来说,过去一个时期主要依靠高强度投资、资源能源开发的发展模式,虽然实现了一定的发展速度,但是付出了大量资源消耗、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,高耗能产业占比仍达68.7%。我们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,本身就意味着放弃简单粗放的“老路”,要避免产业同质化、盲目化、一般化。这就需要各个地方和部门认真审视自己,知道哪儿是有文章可做的特色,更要清楚何处是不可不补的短板、必须争分夺秒追上的差距。

  当然,很多时候,补短板难以毕其功于一役。要看的是长远利益,避免的是一时之功。相反,如果只盯着外在的数字,为投资而投资、为数据好看抓投资,却对打基础、补短板、利长远、惠民生的工作不在意,谋划项目不是看市场和群众的需求、不是看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、不是带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、不是符合生态环保需求、不是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……即便眼下的成绩再好看,对未来的发展都是毫无益处的。(张向阳)

【编辑】:石卿
【责任编辑】:秦文